【消极沉闷、厌学叛逆、沉迷游戏】
17岁高二男孩,因一直都是被动学习,沉迷游戏,致使效率低下、学习吃力,而妈妈缺乏正确的方式方法改善孩子的情况,焦虑不定、夜不能寐,随即向机构寻求帮助,经导师手把手指导,孩子主动写检讨书、学习、补习,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妈妈感慨“美好的一天”,也能作息规律,专注工作。
愿所有的美好如约而至,世界上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世界上也没有不想学好的孩子,亲子之间,从相对无言到知无不言,从横眉冷对到设身处地,从针锋相对到理解包容,可能只需要一个转变的契机。
如果你日日夜夜的坐在电脑前,沉浸在一个干扰你的习惯、新陈代谢和内部时钟的虚拟世界中,那它怎么可能对你的智力发展有好处呢?对网络的迷恋和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业成绩形成了恶性循环。国内外研究还表明,青少年长期沉迷于网络中,除了影响头部发育外,还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起紧张性头痛、焦虑,甚至导致死亡。
网上的一些内容很能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网上游戏就是其中的一种,有些网络游戏与赌博的性质差不多,这种游戏采取积分上层次的方式。玩者第一次在网上玩,打到一定的分数,如果再打一定的分数就可上一个层次,上了层次其功能和能力就会更高更强。有了这种不断上层次、能力不断增强的吸引,孩子很容易玩上瘾。 网吧的宽容使得家长和学校管理孩子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人们可以从网络上学习到各种信息,所以网上的很多孩子都很自豪,在网上看到新奇的内容,他们可以在同学、同伴之间互相炫耀,这种虚荣心使没有进入网吧的孩子大量走进网吧的大门。在孩子们的眼中,网吧是非常时尚的,而目前的舆论对于“网虫”还是开放的一面,并没有批评的成分。所以,不少青少年虽然把钱“送”给了网吧,他们却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前卫的表现。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这也是一项很讲究科学与方法的工作。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心理学基本原理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为较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现实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