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孩子接触网络变得越来越容易,同时孩子自制力比较低和好奇心比较强,导致孩子容易沉迷网络;家长们都发愁,找不到好方法。由于性格比较内向,或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孩子不善于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于是,便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网络上,有心事向网友倾诉,久而久之便染上网瘾。
用其他方法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父母需要相互观察和沟通,找出孩子不满意的方面,如父母缺乏爱、学习挫折、缺少玩伴等,在查明原因后,父母应予以补偿。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只有在网络游戏中才能获得成就感的孩子,家长才能在学习方面提出最低要求,比如及格,让他能够做到,然后给予鼓励,达到这一要求后,再逐步提高标准。对于缺乏其他玩耍方式的孩子,父母应该鼓励他们的孩子出去和同龄人玩耍,或者父母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的孩子在一起,邀请其他家庭的孩子回家。对于叛逆、刻意与父母对立的孩子,家长应优先改善亲子关系,解决上网问题。
不要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予以积极回应 当孩子因为自己的某种要求或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而大哭大闹时,特训学校——青少年素质教育学校建议家长千万不要一时心疼而缴械投降,而是要温柔而坚定地坚持自己的原则,疼爱孩子但绝不溺爱孩子。因为一旦让孩子在自己哭闹和大人满足要求之间建立联系,认为哭闹可以达成自己的目的,他们便会把哭闹变成一种手段。
沉迷于网络的孩子不一定是没有前途的坏孩子。我们应该警惕极端情况,但我们不应该被他们吓坏。青少年的可塑性非常强,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进行矫正。只要父母不放弃,孩子就会有希望。其次,网络成瘾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我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忽略儿童成长的累积过程。然后,网络成瘾不仅是儿童的问题,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问题。父母应该同时调整自己。还有,网络成瘾不是一个思想道德问题。